《遠視教育》之三十一 ——生活總得有點儀式感
時間: 2018-06-30 作者:YHJ 閱讀次數(shù): 199人生有許多遺憾,昨天我唯一的一個侄兒去世了,比我小兩歲,年前患的癌癥。幾兄妹中只有大哥生了一個兒子,這個兒子從小到大都挺不省心的,畢竟沒讀啥書,好像僅小學(xué)畢業(yè)吧,連初中也沒讀。讀不進去,讀也白讀。我們基本上屬于同齡人,一起長大的,但各自選擇的路不同,慢慢長大,慢慢就各走各的路了!他幾年前離婚后到武隆新家里定居,自那以后叔侄再沒見過一面。得知他患癌癥后,他的兩個妹妹,我的侄女吧,也包括我的大哥大姐,都約我去武隆看看,有一次我都把車的油加好了,但瑣事纏身,還是沒去成!昨天本打算去武隆最后送他一程的,可天氣驟然熱的不得了,在外吃住不便,得連夜趕回,聽了侄女的話,不要把自己弄得那么累,便又放棄了,只托侄女帶了份禮去!
我覺得人這一輩子呀,三貧三富不到老,活著,啥事都可能遇著,好的,歹的,該你遇著的時候是怎么也躲不掉的。以前不怎么相信命,甚至連一些與命相關(guān)的迷信的東西也一概不信,如今倒是有些信了,所以,開車出門也罷,一部新書動筆開寫也罷,多半要講個“儀式”感了!比如開車出門一定要把車擦洗得干干凈凈,不是愛惜車子,只是圖個“吉祥”,車干凈了,開車時人的心情舒暢,精力集中,安全系數(shù)高吧!寫書呢,過去寫書,靈感來了就寫,啥也不講,但現(xiàn)在不了,一部書動筆前,必凈手、焚香,祈禱寫作期間無風(fēng)無雨、無喜無悲無煩惱,總之,身靜心靜唄!到了這個年紀(jì),若一部書寫到中途,被一些雞毛蒜皮的瑣碎事煩惱,停下來了,可能就是不能再續(xù),成終身遺憾的半成品。所以如今寫新書,那是慎之又慎,講究了又講究,儀式感強的不得了!
前兩天程總發(fā)了個視頻給我,夜里一只喜鵲飛進了員工住宿的房間,找不到出去的門窗了。那喜鵲在玻璃窗戶上輾轉(zhuǎn)撲騰,總愛給生活付予“儀式感”的她立馬來了一個“現(xiàn)場直播”。她親自主持、解說,然后叫一個員工去把喜鵲捉住,拿到門外去放飛。她呀,就那么快樂滿滿,詩意滿滿,連放飛一只喜鵲也讓她“直播”得萬分精彩!她還給我講了另一件事,也傳了照片我。她說2016年的秋天吧,宋總他們剛來長壽湖畔征地,也是住在快樂島。島上飛來一只美麗的戴勝鳥,員工捉住了,舍不得放飛,喂養(yǎng)了起來。宋總知道后,非要拿去湖畔放飛不可。宋總說,鳥兒是喜歡自由的,在藍天白云間自由地飛翔,才是它們的快樂,我們不能因為自己喜歡,就剝奪了鳥兒自由的快樂和飛翔的權(quán)力。于是,他帶著一行人,把鳥兒拿到湖畔,一番隆重的儀式后,將鳥兒放飛了!
程總告訴我這件事,是想說明宋總和遠恒佳的這群人,都十分善良,熱愛生命,尊重生命的個體!但除此之外,我也看到了他們生活的“儀式感”!
許多事情,原本很尋常,但一經(jīng)有了“儀式感”,就具有不尋常的意義了!其實我們平凡的生活,真需要有點儀式感的,戀人間的表白,工程的破土動工,如我這般一部新書的動筆寫作、或者將來一部電影電視劇的開機拍攝,都該有點“儀式感”,好讓自己明白我正在或者即將做一件不尋常的事,從而也好帶給自己前行的從容和心靈祈福的平和。
昨天夜里,很晚了,一個外地讀者突然要和我微信聊天。我們原本只是加了好友,沒有聊過天的,她一要和我聊天,我反倒十分不自在,不知從何聊起。好在她把話表明了,我也釋然了。她說她遇到了感情問題,男朋友要和她分手,想聽聽我的意見,看她到底有錯沒錯、錯在什么地方。我叫她把詳細經(jīng)過講給我聽,聽完,我一下子就明白了,我說你們?nèi)鄙倭松畹膬x式感,不懂得再好的關(guān)系,一些儀式也是要講的,比如一起去看兩場電影,一起去外面走走、看看風(fēng)景,多點情感的交流;還有,重要的節(jié)假日到了,彼此問聲好,互致祝福,如果經(jīng)濟不那么拮據(jù),發(fā)個紅包、買兩束鮮花也是可以的。那女孩子說:“我們都戀愛好幾年了,馬上要結(jié)婚,還拿那些花花俏俏的擺雜來干啥?省點錢,省點事,踏踏實實過日子才是當(dāng)務(wù)之急!”我搖頭,嘆息,我說:“虧你還是女孩子,若此話是男孩子說出來,我不驚訝,男孩子嘛,大大咧咧的,十個男兒九粗心,不懂得生活的儀式感,可你是女孩子呀,此話從你的口里說出來,我就驚訝的不得了,換我,你這種只曉得過日子,一點不懂得生活儀式感,一點不曉得男人也需要理解、體諒、關(guān)愛、可護、尊重、鼓勵的女孩,再美也不娶來做妻子的……”不等我話說完,女孩子驚叫了起來:“但老師,女孩子怎么了?難道我就該主動給他打電話、該主動去討好她?憑什么?我自己有工作,我自己能養(yǎng)活自己!”我也把她的話打斷:“你每句話都離不開生活,在你眼里,生活就只是吃飯、睡覺、結(jié)婚、生小孩,可真正的生活,是需要情趣、需要浪漫、需要多此一舉的儀式感的。多此一舉,對么?在你眼里,所有與吃飯、睡覺、結(jié)婚、生小孩無關(guān)的事情都是多此一舉……你問我你有錯么?作為一個男人,我的回答是你肯定有錯;你問我你錯在哪里,作為一個男人,我也慎重地告訴你,你不懂得生活的儀式感!”顯然這女孩子是不高興的,她隨即哦哦兩聲,不開腔了!
事實上我們身邊絕不缺少生活沒有“儀式感”的人。像我在遠恒佳交的那位美國朋友史蒂芠,不論工作多忙,每天晚上都要繪一幅畫,拍成照片,發(fā)給遠在美國的妻子欣賞。他的畫繪得并不好,但對于夫妻來說,那不重要,重要的是一起分享。一起分享就是一種生活的“儀式感”。我認識一位女孩子,后來也離婚了,其實離婚的原因很簡單,男的給她打電話,她沒接到,總是不回撥過去,問問有啥事?男的給她發(fā)微信,說晚上加班,不回家吃飯了,她本是看到了,以為看到了就行了,也從不回復(fù)半個字,表明自己已經(jīng)看到了。為這小事,女孩子干脆說是“小得不能再小”的小事,倆人吵過無數(shù)次,最后竟鬧到了離婚的地步。平心而論,男孩子真是沒啥錯的,錯的是女孩子沒有生活的“儀式感”。電話沒接到,你是知道的,但你不知道不管人家有事無事都該回撥過去,這是“儀式”,你回撥了,才能說明他在你心目中還重要。微信讀到了,他肯定知道,但他知道歸他知道,你發(fā)個表情符號,或者寫一個字,表明你已讀,這“儀式”并不是可有可無的,若你認為兩口子沒必要浪費時間,那你就錯了,錯在沒有回復(fù)人家信息的“儀式感”。小一點說,叫你不懂得尊重人;大一點說,叫你缺少禮貌和教養(yǎng)。我對這樣的人也是深惡痛絕的,凡是打了電話沒接到又不回個電話轉(zhuǎn)來的;凡是你給她(他)發(fā)了微信她(他)不回的,揣著明白裝糊涂,這種人,一律從“朋友圈”里刪除,連基本的“儀式感”都不要的“朋友”,交來做啥?
生活需要有儀式感,生活也總得要有一點儀式感。沒有儀式感的人就跟沒有儀式感的日子一樣,枯燥、乏味、平淡,時間久了,就讓人覺得厭煩,就讓人覺得了無生趣!
又準(zhǔn)備回鄉(xiāng)下去看看果樹、看看莊稼了!房兄說嫩玉米出來了,李子也成熟了,黃瓜地里蔥蘢的藤蔓上掛滿了一條條翠青的黃瓜。還有這季節(jié),稻田里的稻苗長的蠻高,綠油油的鋪蓋著層層梯田,那景色好看極了。回鄉(xiāng)下去,走走、看看,把鄉(xiāng)村的田園美景收進腦海里,讓她滋潤我的情懷,陪著我也來一次“采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!”的休閑“儀式感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