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遠視教育》之三十八 ——竹杖芒鞋輕勝馬
時間: 2018-07-08 作者:YHJ 閱讀次數(shù): 19年初寫過一篇文章,題目是借用蘇軾老夫子的詩詞,叫《一蓑煙雨任平生》,這篇文章好幾家媒體刊發(fā)過,我自己也十分喜歡。里面有這么一段話:“偶讀蘇軾的《一蓑煙雨任平生》,很感慨。蘇軾說:‘莫聽穿林打葉聲,何妨吟嘯且徐行。竹杖芒鞋輕勝馬,誰怕?一蓑煙雨任平生。料峭春風吹酒醒,微冷,山頭斜照卻相迎?;厥紫騺硎捝帲瑲w去,也無風雨也無晴?!K軾寫此詞時是遭貶至黃州的第三年。和友人出門游玩,逢一場不期而遇的雨吧,人皆匆忙躲雨,唯獨蘇老夫子信步由韁,依舊觀山觀水,不以為然。他在詞的前面,寫了簡短的文字說明。他說:‘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。雨具先去,同行皆狼狽,余獨不覺。已而遂晴,故作此!’想想那老夫子也挺好玩的,雨來了,躲一躲不行嗎?隨了大流,不遭雨淋,不遭同行的朋友視為另類,多好!但假如真是那樣呢,老夫子還是老夫子么?在老夫子的筆下還會有‘一蓑煙雨任平生’的千古名句么?所以呀,文章千古事,妙手偶得之。你該遇到什么樣的人和事,該寫出什么樣的文章來,許多時候是不在你的預料之中的。正所謂計劃再好也不如變化太快,因此,一蓑煙雨任平生吧,學老夫子,該干嘛還干嘛,順其自然,不強求自己,不難為自己,不自己跟自己過不去?!币玫倪@段文字有點兒長,既講到了蘇老夫子寫此千古名句時的背景,也講到了自己讀此名句時的真實感慨!
那時我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,打算著手拍自己的作品《生死兄弟》。我不僅自己改編好了劇本,而且還專程去貴州赤水河畔電影《麥子蓋頭》拍攝現(xiàn)場,和導演魯堅兄、男主角王挺兄談妥了,請兩位大咖朋友支持,他們也爽快地答應了。北京那位女孩,說好是要出演里面那個護士角色舒婷婷的,為了這次出演,她找了許多表演的書看,還去報了專門的鏡前培訓班接受專業(yè)培訓。從貴州回來后,我又去市公安局,拿著原著和劇本,向市局相關(guān)部門做了專題匯報。大力支持呀,市局領導一再表示大力支持,希望我努力拍出好作品來。前期做了這么多工作,如果沒有太大意外的話,今年秋天真是要開機的了。可是,人活著,有時偏偏就那么“湊巧”,說曹操,曹操到。到了5月,寫這部新書了;緊接著,影視圈又著魔似地產(chǎn)生了“蝴蝶效應”,原本沒有多少人了解的“秘密”瞬間抖露了出來。寫新書倒不影響拍電影,反正是導演和劇組去打點,可面對影視圈鮮為人知的諸多“黑幕”,像我這種沒有下過水“游泳”的人還敢冒然的“下水游泳”嗎?水那么深,怕是再多的錢投進去了也血本無歸吧!你談藝術(shù),做情懷,人家可談的是“套路”,做的是“暗箱操作”。面對如此復雜的環(huán)境,硬是要不問前路有幾多風雨,固執(zhí)的偏要往里撞,腦袋進水了不是?所以,權(quán)衡再三,決定暫緩,等圈子里風浪小了一點再說。風浪小了好行船,你只管往前開,是不怕翻船的!
這件事使我想了很多,我突然特別心疼起我們的民族企業(yè)家來。我說的是民族企業(yè)家,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腰纏萬貫的“老板”。民族企業(yè)家根植于民族的土壤,有情懷,有擔當,有抱負,非一般認錢不認理、不認責任的“老板”可相提并論。這些能被稱為“家”的“老板”,他們乘了改革開放的東風,白手起家,一路往前走,不知經(jīng)受了多少的磨難、忍受了多少的委屈,仿佛唐僧西天取經(jīng),每一個人所走過的路,都可以寫成厚厚的幾大本書。他們的人生是中國由弱漸強的縮影,他們艱難和不為人知的心路歷程是一個國家轉(zhuǎn)型時期的形象代言,只是他們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和合適的方式表達出來罷了!套用一句網(wǎng)絡流行語:“哪有什么歲月靜好,那是因為有人替你負重前行!”僅民營企業(yè)給國家貢獻的稅收也不是一個小數(shù)目,還別說解決了多少人的就業(yè)。
我徒弟去遠恒佳報到上班前,我特地請她吃了一頓飯,告訴她,好的企業(yè)就是好的家,既然選擇了這條路,就要義無反顧地走好,做一個優(yōu)秀的教師,善待職業(yè),善待學生,善待新的“東家”。我還說:“家大業(yè)大,老總有老總的難處,員工有員工的訴求。老總有難處了,是不能輕易表露出來的,得悶在心里,因為不同的人對同一句話有不同的解讀,萬一解讀錯了,影響到了員工的情緒和大家的團結(jié),受損的是大家。員工不同,員工有訴求了,你想咋表達咋表達,影響不了集體的。處在不同的位置,話言話語就有不同的說法。僅憑這一點,做員工的也要多體諒老總。再說,老總給你提供的不僅僅是高薪的飯碗,真正重要是還有一個讓你施展才能的平臺。平臺比飯碗重要,若干的年輕人看不到這一點。航母有了平臺,飛機可以隨時起飛;人才有了平臺,智慧可以隨時轉(zhuǎn)換成財富和生產(chǎn)力。若無平臺,你縱然是全世界都難得一見的天才,又怎樣?所以,不論遇到了什么,都要給平臺留下一份應有的尊重。不是所有有錢的人都愿意拿出錢去搭建平臺的,因為有太大的風險。能搭建一個平臺,讓大家聚在一起,施展才能,那是怎樣的擔當和情懷呀!”
我的徒弟好多個,大多天各一方,難得見一面,只要見上面了,我多半是要嘮嘮叨叨的囑咐他們什么的。我不好為人師,偏偏在徒弟們面前卻是喜歡“好為人師”,想來這習慣不太好,依然要改。年輕人有年輕人的想法,總不能老是去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別人吧!不過,如今年輕人善于這山瞧著那山高,能安心于一件事、一群人,而把自己的人生經(jīng)營得有滋有味的到底不多,所以,在他們換一個環(huán)境,走向新的崗位的時候,面對面和他們嘮叨幾句,既為“師傅”,也斷不至于有什么不妥的!
竹杖芒鞋輕勝馬……我的職業(yè),早些年接觸過少的“老板”;我的事業(yè),近些年又接觸過不少的有為之士。我總覺得在中國變革的這幾十年,做什么都不容易,此一時彼一時,凡是挺過來了的,無不都有超強的忍耐力、毅力和智慧。畢竟大家經(jīng)歷的這個時代,是法制從無到有、市場從亂到規(guī)范、人心從簡單到復雜、人性從單一到多元的一個漸變過程,這過程,你要去逐一適應,非一般的忍耐、毅力和智慧不能行。所以,我們這代人,或者比我們這代人歲數(shù)更大一點的,走著走著就直呼“看不懂”了,走著走著就感嘆“人心不古”、“世態(tài)炎涼”了!事實上它只是社會轉(zhuǎn)型和向前發(fā)展的表現(xiàn),沒啥大不了的。中國如此,外國也如此,像日本,今天大家都說日本人自律力強,哪怕遇上大地震,大家也不驚慌,取救濟物品依然排隊、秩序井然,殊不知退回去幾十年,日本經(jīng)濟騰飛之初,社會秩序也是處處呈現(xiàn)出臟、亂、差的。不學歷史,不了解日本人的過去;不讀歷史,不了解中國人的未來;所有的民族,由弱到強,都要經(jīng)歷陣痛。如今我們面臨陣痛了,不是人人端起碗來吃肉、放下碗來罵娘,而是要從我做起,從身邊的小事做起,盡好一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、守好一個公民的道德底線和做人做事的良知底線。
也別笑話,講點真實感受。我每次看到遠恒佳的這群人,看到宋總、麥總、程……他們忙碌的樣子,我的腦海里就會浮現(xiàn)出蘇軾“竹杖芒鞋輕勝馬”的詩句來。那天美女鄭部長帶我去看校園的各樓、各道和各處景點,好給這些樓、道和景點取名,鄭部長就幾次告訴我,說看見一些石頭和樹子,不知咋的,她總要聯(lián)想到人,是不是中了什么邪!我說不是的,這叫“潛意識”。我們到了從山頂下到國際部大樓的那條山道上,她突然指著山道旁的巖石對我說:“但老師,這石頭像不像個人?”我瞧,果真還像個人,準確地說像一個老母親特寫的側(cè)面頭像,有布滿皺紋的額頭,有深陷的眼眶,還有厚厚的、微微張開的嘴唇。山道有點兒長、曲、陡,兩旁有嶙峋的石頭和巖壁,適合雕塑和刻字碑,于是我建議那條路叫“慈母路”,路兩旁沿石階的峋石和巖壁上,塑點慈母像、刻一些與母愛有關(guān)的碑文。鄭部長所說的看到石頭和樹子就聯(lián)想到人,跟我看到宋總他們就聯(lián)想到蘇軾的“竹杖芒鞋輕勝馬”其實是一個道理,都屬于“潛意識”。她的潛意識里儲存了很多的人物形象,一經(jīng)“觸電”便閃放進腦海里了!我的潛意識里儲存了遠恒佳老總們“竹杖芒鞋”前行的身影和他們面對所有艱難困苦都洋溢在臉上“輕勝馬”的笑容,所以,不論在哪兒或者在什么場合和他們相逢相遇,“竹杖芒鞋輕勝馬”的詩句便會立馬浮現(xiàn)在眼前吧!
蘇軾的一生顛沛流離,歷盡了生活的艱辛,但他從不畏懼,他總是把苦難的日子過得詩情畫意!他樂觀、和達、陽光,他留給后世的,除了無數(shù)的文章、書法作品、以及東坡肘子等美味佳肴,他還留給了后世“竹杖芒鞋輕勝馬”的美好心態(tài)!年少不讀蘇東坡,讀懂已不再少年!到了我這個年紀,讀蘇軾,讀遠恒佳老總們的拼搏和奮斗,無不都是一次情感和靈魂的洗禮!